高温天气 为何心脑血管疾病也时常发生?
- 来源:长沙晚报
- 2021-07-10 16:55:15
- 收藏
很多有心血管基础疾病患者有这样的体会:夏季气温升高让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似乎进入了“安全期”。其实不然!临床发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同样给心血管意外的发生带来诸多风险因素,患者在夏天依然不能放松。
“虽然总体上看,夏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相比冬季较少,但气温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急性心血管事件也时常发生,严重者可能导致猝死。”8日,长沙市第三医院心血管病学学科主任张育民主任医师针对夏季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特点和预防进行了详细讲解。
诱因:出汗、高温、代谢加快可致心血管疾病发作
55岁的吴先生体形偏胖,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前几天,他顶着大太阳钓了一天鱼,然后带着一身汗冲进空调房。没想到片刻凉爽过后,突然感到胸口痛得厉害,像压了块石头一样透不过气。朋友见他面色苍白,头上冒冷汗,立即把他送往长沙市第三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心梗。
45岁的赵先生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每天两包烟是标配,近一年来出现过几次胸闷,每次休息过后能自行缓解,便没有放在心上,服用降压药也时断时续。前几天,赵先生和朋友一起喝冰啤酒、吃夜宵,当大家吃完起身时,他突然感到胸口憋闷,无法站立,被紧急送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心电图结果高度疑似急性心肌梗死。医生通过急诊冠脉造影发现,赵先生的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口堵塞,抽出堵塞的血栓后,再植入支架,赵先生才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
高温天气,为何心脑血管疾病也时常发生?张育民分析,主要有以下4方面诱因:首先是中枢神经兴奋,温度升高时,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容易情绪激动或烦躁不安,可促使血压骤然升高;其次是大量出汗,天气热,皮肤、呼吸道中的水分蒸发、快速排出,加上大量出汗,人体内水分丧失增多,在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的情况下,血液会变得黏稠,流速减慢,易形成血栓,进而引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第三是新陈代谢加快,为了在高温天气中维持体温恒定,人体往往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使皮下血管扩张以增加散热,同时心跳加速、增强,加重了心脏负担和耗氧量,易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发作;第四是贪凉,夏天不少人喜欢喝冷饮、吹空调,忽然的冷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冠心病患者容易发生心绞痛。
误区:误把心梗当中暑,错过就医最佳时机
前几天傍晚,38岁的宁先生在小区打了两个小时篮球,感觉胸闷、冒冷汗,自认为是中暑了,赶紧回家喝水、刮痧。晚上觉得胸闷症状越来越重,家人觉得不大对劲,赶紧送他到医院就诊,此时距离他初发胸闷症状已经过去了5个小时。经检查,情况十分危急,医生为他植入一枚支架,开通了堵塞的血管。
无独有偶。49岁的胡先生是一名建筑工人,近日他在户外的工地上作业时突然出现头晕、胸闷、呕吐等症状。工友以为他中暑了,便将他抬至阴凉处休息,喂服降暑药物。可是一个多小时后,他依旧胸闷心慌,工友赶紧将其送往医院。医生了解到,胡先生有多年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病史,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但此前未进行过系统的检查,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提示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不少患者在夏季发生心血管意外时,容易把心绞痛和中暑弄混,从而耽误了就诊时间。”张育民介绍,心肌梗死与中暑发作时症状有些相似,均可能出现面色苍白、胸闷等症状,但仔细观察能发现两者存在区别。一般来说,中暑患者常伴有体温升高,面色由潮红变苍白,出汗部位常在胸、背、额头、脖子及腋下,胸闷气短症状在远离高温环境和适当补液后明显改善。心肌梗死病人主要症状是胸前区不适、胸闷、胸痛,伴随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冷,严重者甚至出现濒死感,难以自行缓解。
张育民提醒,已知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夏季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注意休息、多喝水。在出现疑似中暑症状后,应注意不要将心肌梗死误认作中暑。
预防:
牢记8个关键词让心血管健康度夏
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何安然度夏?张育民提醒,记住八个关键词:
坚持用药:部分高血压患者进入夏季后血压比其他季节低,就自行停药,这种做法很危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坚持按时服药。
切忌贪凉:温度较低的空调房不利于心脑血管患者的健康,建议将空调房室温控制在27℃~28℃,室内外温差尽量小于5℃为宜。尽量少吃冷食冷饮。
规律作息:规律的生活起居有利于血压的平稳,即要按时睡眠、定时进餐、劳逸结合。夏天中午尽量小睡片刻,有助缓解疲劳。
多喝开水:夏季易出汗,流汗过多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应该多补充水分,以温开水最佳,不要喝甜饮料。
适当运动: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地开展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快走、慢跑等,但要避免在天气炎热时出门。
调节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限酒。提倡“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不宜多吃甜食和辛辣刺激的食物。
心态平和:避免情绪剧烈起伏。
定期体检: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群,都应定期进行体检,至少每年一次,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不要盲目地认为扛一下就好。临床上对心肌梗死的急救有‘黄金120分钟’之说,即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果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以大幅降低致死率。”张育民提醒,如果发生疑似心肌梗死症状应该这样做:
及时辨别。一般来说,胸闷、胸痛持续超过5分钟就应提高警惕,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有时心肌梗死可表现为不典型症状,如胃疼、牙疼、嗓子紧锁等,也要引起高度的自我警觉。
马上拨打急救电话。急救医生会在来的路上指导患者或目击者先行救治。如有冠心病史的患者,家中应常备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片,出门应随身携带,在急救车没来之时,可先进行自救。等待救援时,保持患者平躺,不要随意搬动患者或让患者自行走动,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让患者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如有条件的可以吸氧。(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唐梦辉)